古詩一組教學設計
教學內容:
必誦:《春夜喜雨》《馬詩》《己亥雜詩》《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》
教學目標:
1.以檢查、展示學生課前對必誦篇目的背誦、理解、感悟情況為基礎,引導學生對古詩名句進行情境運用。
2.引發學生收集整理、閲讀探究同類古詩的興趣。
教學重、難點:
品味詩歌語言的精妙。
教學過程:
《春夜喜雨》
一、導入
1、本單元所學都是詩歌,唐朝是中國詩歌史上最輝煌的時期,其間出現過無數的詩人,他們如繁星璀璨奪目。在這眾多的詩人中間,著名文學家韓愈獨獨推崇兩個人,他曾經説過:“李杜文章在,光焰萬丈長”,“李”我們知道是李白,那“杜”呢?對,就是杜甫。對於杜甫我們並不陌生,哪位同學還記得曾經學過的杜甫的詩?
2、生積極吟誦學過的杜甫的詩句。
3、師:我們知道杜甫的那麼多的詩句,那你對他又瞭解多少呢?
4、生簡介杜甫。
5、師:杜甫的詩有着綿遠悠長的意境和滿腔憂國憂民的熱忱,使得杜甫成為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被人們尊稱為“詩聖”,而他的詩也號稱“詩史”。今天我們來學習杜甫的《春夜喜雨》。(板書課題)
二、初讀
1、生自由讀詩,讀正確通順。
2、指名讀詩。評價。
3、師:能夠正確地朗讀古詩,這是古詩學習的第一步,僅僅這樣是遠遠不夠的。古詩的語言是高度凝練,高度濃縮的,雖然只有寥寥數字,但其中的豐富內涵卻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説清楚的。詩人的內心世界更不是我們輕易可以觸摸得到的。所以,我們還要沉下心來,靜靜地讀,細細地品。請大家藉助註釋,賞析和工具書認真地品讀理解,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穫的。
4、生自主理解詩句。
三、品析
1、師:大家能讀懂詩人筆下的這場雨嗎?你讀出了怎樣的雨?(及時的雨)
①理解“及時”:懂事、知心、善解人意。
②從哪兒看出來?(好雨知時節,當春乃發生。)
③為什麼説它及時呢?(知時節,播種的時節)
④指導朗讀此句。
2、師:除了這是一場及時的雨,你還讀出了這是一場怎樣的雨?(默默無聞,無私奉獻的雨)
①你從哪兒看出來的?(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。)
②討論:為什麼用“潛”?能換成別的詞嗎?(偷偷地,悄悄地不讓別人知道)
③為什麼要悄悄地來呢?看來,春雨有心滋潤萬物,卻無心讓人發現呀!
④引入朱自清的《春》片段。體會春雨的細小,綿密。像牛毛、像花針、像細絲……像一層薄煙。
⑤春雨悄悄地來,靜靜地走,滋潤萬物,默默無聞,你喜歡這樣的雨嗎?指導讀此句。
3、現在我們來看剩下的兩句,它們和這場雨有關係嗎?
①理解“野徑雲俱黑,江船火獨明”。指名説説看。